全麦粉在防治贫血中的重要作用
【全麦粉在防治贫血中的重要作用】
贫血是一种由于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水平而引起的常见健康问题,临床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心悸等症状,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贫血病例的50%以上,饮食因素在贫血的预防与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全麦粉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食品,在防治贫血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全麦粉是由整粒小麦(包括麸皮、胚芽和胚乳)研磨而成的面粉,保留了谷物中几乎所有的营养成分,与精制白面相比,其营养价值显著提高,尤其在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上,全麦粉远优于普通面粉,这使其成为改善营养性贫血,特别是缺铁性贫血的理想膳食选择之一。
全麦粉富含铁元素,虽然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吸收率较动物性来源的血红素铁低,但全麦粉中的铁含量仍不容小觑,每100克全麦粉含铁量可达3.5毫克左右,远高于精制面粉的1.2毫克,对于素食者或日常摄入红肉较少的人群而言,通过增加全麦粉的摄入,可以有效补充膳食铁,从而帮助维持体内铁储备,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全麦粉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6、叶酸(维生素B9)和维生素B12的协同作用前体物质,这些维生素在红细胞生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叶酸是DNA合成和细胞分裂所必需的营养素,缺乏叶酸会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6参与血红素的合成过程,对血红蛋白的形成至关重要,全麦粉作为天然的B族维生素来源,有助于促进骨髓中红细胞的正常发育,从而降低贫血风险。
全麦粉中的膳食纤维虽然不直接参与造血功能,但其对肠道健康的积极影响间接促进了营养吸收,适量的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改善消化功能,减少便秘等问题,从而提升整体营养吸收效率,包括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利用,全麦粉中含有的植酸虽可能抑制部分矿物质吸收,但通过合理的烹饪方式(如发酵、浸泡、发芽等),可显著降低植酸含量,提高铁的生物利用率。
值得一提的是,全麦粉还含有一定量的铜和锌等辅助造血的微量元素,铜是铁代谢过程中的重要辅因子,能促进铁从储存部位释放并转运至骨髓用于血红蛋白合成;锌则参与多种酶的活性调节,支持免疫系统和细胞再生,这些微量营养素的协同作用,使全麦粉在整体营养结构上更有利于预防和改善贫血。
在实际饮食应用中,将全麦粉替代部分或全部精制面粉,用于制作面包、馒头、面条、饼干等主食,不仅能够提升膳食的营养价值,还能增强饱腹感,有助于控制体重,预防慢性病,早餐食用全麦面包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可显著提高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因为维生素C能将三价铁还原为更易吸收的二价铁,并形成可溶性复合物促进吸收。
全麦粉凭借其富含铁、B族维生素及多种辅助造血的微量元素,在防治贫血,特别是营养性贫血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将其纳入日常饮食结构,不仅是改善贫血的有效手段,更是推动全民营养健康、实现“食养结合”的科学实践,对于已经确诊为严重贫血的患者,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干预,但合理膳食始终是基础和前提,倡导以全麦粉为代表的全谷物消费,将为提升国民健康水平、降低贫血发生率提供坚实支撑。

爱华甄选






